· ·设为河南体彩网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 | |||
|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山西省河南体彩网 >> 信息中心 >> 教师队伍 >> 杏坛硕果 >> 正文 | 今天是: |
首届省“成成杯”赛讲 交流发言稿 | |||
作者:呼利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9 |
|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首先感谢以尊敬的李校长为核心的校委会给了我这次学习成长提高的机会;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交流的会。其次感谢历史组全体同仁在赛讲之前积极发挥集体备课的优点,对我诚心的帮助,在这次预讲中我们历史组就这堂课打磨不下12次,其中王树伟老师侧重在教学理念和个人简介上给我把关,郭文英老师侧重在知识大方面把关,赵彦军老师侧重在板书方面把关,刘荣老师侧重给我设计导入语和过渡语,温瑞瑞老师侧重给我设计电脑特技效果,张爱军老师侧重给我找资料。所以我是拿着历史组的集体成果出去表演,运气好而已;关于集体备课,我将在后面的汇报中和大家进行交流。还要感谢杨灵芝老师(听课后的好评,让我充满了希望)李晓红老师(给了我一份《教师如何听课评课》的论文,提醒我注意理念问题)任灵凤老师(从战略的高度提醒我高度重视本课)马金明老师(从三维目标的高度给我把关)郑瑞军老师(提醒我注意导入和课堂的实效)高永红老师(从答辩的角度考虑评委可能问到的问题,让我顺利通关)黄新维老师(提醒我不要提到考试内容)等给我提出的意见,让我不断改进;还有高一年级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在我预讲时的积极配合,让我信心大增。所以说这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我本人也没有什么。我就这次赛讲的一些收获和评委对我的点评我将从以下四个部分给大家做个汇报,以供交流,请提出宝贵意见。 第一部分 集体备课 第二部分 课程理念 第三部分 亮点环节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首先是第一部分,我就历史组的备课情况给大家做一简要汇报。 第一部分 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的形式 ①年级组教师全备,大家讨论; ②主备人备课,说课,年级组审阅; 原则:没有备好课,不能进课堂。 2、集体备课的意义: ①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②尊重了学生的求知要求; ③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下面是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课程理念 1、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2、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3、体现新课标的学习方法; 4、体现新课标基于问题; 5、体现新课标对教材的开发; 第二部分 课程理念 1、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课标要求】: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如果完全按照课标上的要求讲的话,如“了解”,“理解”,“列举”,“认识”等,这样只能是死扣教材,又局限于教材。如讲“文化大革命”的原因,这是本节知识的难点,如果根据课标的要求讲,就知识讲知识的话,那就将教材知识概括为①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②林彪、江青发革命集团助长和利用了毛泽东的错误。但如果要是将知识根据课标进行适当拔高的话,就能上升为①权力长期过于集中;②民主制度不健全,法律秩序遭破坏,就好理解了。如果让你处在毛主席的位置,也是会发动“文革”的,所以错误在于制度不健全。要真正将知识上升到课标的高度,这样就水到渠成。(其他选手都是就事件讲事件,就现象分析现象)。 第二部分 课程理念 2、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破坏,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要性; ②了解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③了解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④了解基层民主选举的基本情况,对民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能力目标 ①学习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能够对历史问题提出质疑和反思; ②通过各种形式的历史资料,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危害,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 ③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合作探究问题,参与讨论等活动,能掌握基础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得到正面的思想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②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加深对民主法制发展方向的认识。 (展示课程相关落实目标的视频) 第二部分 课程理念 3、体现新课标的学习方法;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探究; ③互动讨论; ④启发诱导; ⑤寓教于乐。 (展示课程相关落实目标的视频) 第二部分 课程理念 4、体现新课标基于问题; ①不反对旧教材式的讲解 ②可以是多媒体提问; ③可以是板书提问; ④可以是伴随口头提问; ⑤最好是不同层次性质的问题; ⑥反对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活动。 第二部分 课程理念 5、体现新课标对教材的开发; 依据课标,合理开发教材,杜绝 “开无轨电车”,脱离主题,喧兵夺主。 研究课标,理解教材“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对课标的解读。 因为讲的是政治建设的的曲折发展,不是讲“文革”所以“文革”要少讲,结果其他选手讲“文革”情境时间多用了点,只顾展示个人魅力,忽视课堂的主人学生,导致后来的时间不够用。真正的重难点知识只能是表面讲一讲,没有进行适当的挖掘。这是对课标的把握不到位,只有对课标真正理解了才能做到教什么,怎么教。 下面我们看第三部分,再不好的课也有他的亮点,再美的课也有他的缺点,关键是自己的课要有特色,要有亮点。 第三部分 亮点环节 1、加进去了学情分析; 2、知识的拔高和思维的拓展; 3、知识结构的梳理; 4、课堂气氛的活跃; 5、学生思维的调动。 最后结合这次赛讲心得和评委的参评,我给有志成长的青年教师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1、要研读课标,根据课标备课,教材要围绕课标,不能就知识讲知识,知识要有新的突破,思维拓展要有新高度(做值高题) 2、恰当处理知识结构,将所讲内容和当前热点相结合,让课堂活起来。 3、注意重难点的阐释,杜绝喧兵夺主 (教什么,怎么教)。 4、要有学情分析,让教与学有机结合。 5、粉笔字可以写的不好,但必须把字写清楚。 6、语言节奏与所讲内容要相符,需要多看专业著述; 7、只要你对教材的知识处理妥当,适当的拖堂是可以的。 8、课要有特色要有亮点,可以是知识处理上的亮点,也可以是学习方法上的亮点。 9、防止两个极端,注重高效课堂; 谢谢大家 祝:工作愉快 幸福安康 |
|||
文章录入:lhy_2 责任编辑:lhy_2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设为河南体彩网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成绩查询 | RSS订阅 | 管理登录 | | |||
|